2018年未來生產準備度報告

在第四次工業革命風潮下,許多破壞式創新技術以及與其他跨領域技術的融合,再加上全球化的影響,不但顛覆了傳統的生產製造與商業模式,更驅動了價值鏈的移轉。世界經濟論壇(WEF)與Kearney顧問公司合作發佈了2018年未來生產準備度報告(Readiness for the Future of Production Report 2018),設計出標竿式的研究架構,以分析100個經濟體對未來生產模式的準備度並進行國際評比,目的在於提醒各經濟體對於未來轉變,並採取更積極的作為,才能達成包容性轉型與成長的目標。

依據第四次工業革命而提出的12項新興技術,包含:人工智慧與機器人、無所不連感測器、虛擬與擴增實境、積層製造、區塊鏈與分散式帳本、先進材料與奈米材料、能源捕捉/儲存與傳輸、新運算技術、生物技術、地球工程、神經科技、太空科技等,這些新興技術預計將衝擊開發中國家約2-8%的工作,但也將帶來新興的工作機會,各國政府若能做足準備、搶得先機,就能立於不敗地位,扭轉未來的命運。

準備度(Readiness)常被用來評估風險管理與因應挑戰的能力,因此在方法學設計上是以反應目前生產狀態,以及驅動未來生產動力作為研究主架構,並研提59個準備度指標,歸納為兩大面向:
一、生產結構:反映該經濟體當前生產基礎的複雜度和規模。
二、生產驅動因素:決定該經濟體在未來生產中運用新興技術和把握機會的關鍵因素。

為評估各經濟體整體的基礎概況及對未來的準備狀態,該研究將100個經濟體區分為領先型、傳統型、高潛力型、新興型等4個族群,涵蓋全球不同的區域。整體而言,領先型和傳統型兩族群未來可望勝任較複雜、較大型的生產結構;反之,高潛力型與新興型後兩族群只能負責小型、簡單的生產結構。在大面向的積分排名上,代表目前生產結構排名前五名依序是日本、韓國、德國、瑞士及中國;代表驅動未來生產力的生產驅動因素排名前五名依序是的是美國、新加坡、瑞士、英國與荷蘭。

從指數分析的結果,可得到以下結論:
一、面對生產體系全球轉型的挑戰,各經濟體改革速度並不同調,未來兩極化發展的情況勢必加速。 
二、面對未來轉型,每個經濟體都有不同的發展路徑。
三、所有國家都有可以在提升的空間。
四、各類型經濟體都有必須面臨的挑戰。
五、當新技術形成新的產業聚落時,只有準備就緒的國家才能以跳躍的方式快速就位。
六、第四次工業革命將讓企業選擇回歸本國,或移轉至鄰近國家並引發全球價值鏈產生結構性變化。
七、對於未來生產的準備必須拉高到全球或區域性層次,而非國家層級。
八、創新的公私合作模式將有利於加速轉型。

在個別國家發展方面,中國大陸在2016年的生產附加價值(Manufacturing Value Added, MVA)占全球近25%,雖然代表生產規模的MVA為全球第1名,但在生產結構的複雜度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,中國大陸預計以「中國製造2025」發展創新的新興技術,以成為製造強國。

日本的製造業雖然是世界第三大,但是MVA只占全球9%,在「社會5.0 (Society 5.0)」的願景下,日本要讓整個社會也隨著生產轉型而翻轉。新加坡的製造業占GDP的比率從1960年的11%成長到2000年的28%,近年來以技術研發及產品設計來提高MVA,在全球貿易與投資驅動以及體制架構等未來驅動力居全球之首。美國的製造業是世界第二大,MVA占全球16%,以技術與創新、需求環境兩項生產驅動力居世界龍頭,但在移民政策與自由貿易協定方面的不確定性較高。

資料來源:
Readiness for the Future of Production Report 2018
STPI NAR Labs國家實驗研究院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